資料來源:2025-08-08 / 經濟日報 謝柏宏
藥華藥(6446)跨足「免疫療法」抗癌新藥發展。藥華藥與生技中心(7)日共同宣布合作,授權引進生技中心的CD73抑制劑抗體新藥DCBPR2201,將打造藥華藥血癌新藥後的第二成長引擎,搶攻百億元市場商機。
藥華藥科學長林俐伶表示,這項合作將有機會利用藥華藥擁有的抗體藥物複合體(ADC)及雙特異性抗體等技術,進一步將DCBPR2201與藥華藥現有藥物結合,共同推動台灣在免疫療法市場上進入新的境界。
全球癌症免疫療法市場規模龐大且成長迅速,根據調查,自2024年至2031年間,免疫療法藥物市場以13.7%的複合年增率成長,至2031年將達到3,104.5億美元。
藥華藥近年來利用長效型干擾素發展的血癌新藥Ropeg(P1101)在全球市場大有斬獲, 公司日前公布7月合併營收13.02億元,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紀錄。藥華藥表示,除發展一系列血癌新藥外,目前也正發展免疫療法跨足實體腫瘤的PD-1抑制劑P1801,正進行一期臨床試驗。
藥華藥與生技中心宣布,生技中心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專支持下自主研發的DCBPR2201,專屬技轉給藥華藥,雙方將合作促成台灣首發的CD73免疫療法新藥上市,並成為藥華藥在P1801之後第二項免疫療法新藥。
生技中心執行長李財坤表示, CD73酵素被視為促成腫瘤免疫抑制的核心關鍵之一,由於CD73可將胞外的AMP轉換為腺苷(Adenosine),大量的腺苷會削弱T細胞、自然殺手細胞等免疫效應細胞的功能,導致抗癌免疫力受到抑制,因此如何有效抑制CD73活性,成為國際藥廠積極搶攻的免疫療法新賽道。生技中心開發的DCBPR2201,正是CD73抑制劑抗體新藥。
生技中心表示,DCBPR2201體內藥效佳,且具良好的體內藥動特性與高動物安全性,預期將可與藥華藥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,併用於非小細胞肺癌、胰臟癌與三陰性乳癌等CD73高表現的癌症治療,若能成功開發,潛在市場超過新台幣百億元規模。
(首圖來源:圖/杜蕙蓉)
全文網址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41/8925207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