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來源:2025-05-26 / 工商時報 杜蕙蓉
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AI浪潮席捲全球,生技業也掀起利用AI技術應用藥物開發和診斷/檢測的風潮,華安鎖定專利十年內到期並熱銷藥物,創造老藥新用新商機;思捷優達治療中樞神經系統新藥進入二期臨床;藥華藥則攜手美商維曙智能(VIZURO),精準篩檢血癌病患,力拚打進國際賽局。
北醫前校長閻雲認為,運用AI技術除可提高檢測、監測、診斷的效率外,最具潛力的是投入藥物研發,即使是失敗案例,也可從中萃取邏輯,提高命中率與開發效率。另外,智慧製造是商機,AI自動化無菌室與QC(品質控制)流程,均可降低污染、減少人力、提升產能,這是相關產業可投入的領域。
由台大教授曾宇鳳於2019年創立,並獲美時、昱展創辦人林東和投資的思捷優達,瞄準AI藥物開發商機,以AI電腦設計與篩選平台技術為基礎,針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開發出一系列安全性高的小分子新藥,目前進度最快YA-101新藥,獲FDA授予多重系統退化症孤兒藥資格,進入二期臨床試驗。該公司將登錄興櫃。
華安導入AI技術,優先鎖定專利十年內到期並熱銷的藍海藥物市場,加速找到新適應症,並透過細胞與動物驗證,進行專利IP智財布局與授權,開啟老藥新用創新商模,潛力十足。
華安總經理陳翰民表示,華安將力拚一年有10個潛力案件,並有3個能往下進行驗證與IP布局,授權對象以欲延長該藥物商業價值的原廠為主,授權金100萬至300萬美元,新適應症獲准後再進行銷售分潤。
專注蛋白質降解新藥開發並擁有專屬AI藥物篩選平台的安宏生技,創辦人林助強表示,旗下已有二個候選新藥,適應症分別為前列腺癌及雄激素性脫髮,皆於臨床前研究階段。
分子智藥該公司專注以AI藥物開發輔助模型,預測臨床前藥物的毒性、代謝、藥動學和風險分析,創辦人卓東昇、劉昕二人為台大資工系同學,研發團隊則來自台大計算化學實驗室。公司擁有二大Al平台,即Saas藥物篩選平台,及Al驅動藥物開發平台。
閻雲認為,台灣應搭上輝達、台積電順風車,將AI科技優勢落地生技產業,且可採取結盟方式進軍,重塑生技產業新契機。
(首圖來源:杜蕙蓉製圖)
全文網址:https://www.ctee.com.tw/news/20250526700087-4399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