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新聞
每日新聞
衛福部中央健保署28日宣布,為支持藥品多元供應,強化藥品供應韌性,保障病人用藥權益,將自7月1日起推動鼓勵使用生物相似藥品,並於8月起擴大納入癌症化學治療之學名藥,包括許多病友熟知的「歐洲紫杉醇」、「小紅莓」等,期能提升學名藥使用占率,活化健保資源,加速引進更多治療新藥,全民共享健保計畫成果。...
竟天(6917)26日代子公司公告,治療膝蓋骨關節炎局部疼痛新藥APC201澳洲一/二a期臨床試驗,取得二期臨床試驗結果,主要及次要療效指標皆正向,顯示整體藥物安全性與耐受度良好,且初步證實有改善受試者疼痛分數之趨勢。...
臺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(TBMC)26日舉行竹北GMP廠房動工典禮,正式啟動國內首座mRNA核酸藥物與疫苗GMP製造基地的建置,預計2026年上半年啟用。董事長楊育民表示,TBMC將邁向世界級製藥代工研發製造(CDMO)產業的關鍵里程碑。...
東元集團轉投資新旭生醫25日宣布,該公司研發的「Tau蛋白顯影劑APN-1607」,已獲得國際藥廠百健(Biogen)、必治妥施貴寶(BMS)採用,目前也正向衛福部食藥署申請藥證。APN-1607顯影劑未來也將搭配「輕量型腦部專用PET掃描儀」整合應用,讓失智症大規模早期篩檢成為可能。...
長佳智能瞄準醫療現場人力負荷過重的痛點,與群聯科技合資的長聯科技全力打造醫療照護型機器人,目標第三季推出原型,年底在醫療科技展亮相。至於今年營運,在Medical AI產品逐步放量,以及子公司銷售保健品銷售力道延續下,今年營收成長可望達2~3成。...
安成生技(6610)23日召開董事會,考量近期國際情勢劇烈變動,資本市場投資趨向保守,決議撤銷2024年現金增資發行新股案,改為辦理私募普通股現金增資,由大股東陳志明主導的新陳投資全額認購。該私募案每股9元,總募集金額為1.8億元。...
讀者專欄
在生技製藥領域內,法規人員(Regulatory Affairs,RA)的職務內容會因應公司產業、產品類別或產品正處於的生命週期而有所差異,但終極目標不會改變:確保醫藥產品合規並達成預期所訂定的目標,如IND、NDA或產品上市等目的。...
藥廠法規人員(Regulatory Affairs,RA)不僅是藥廠與衛生主管機關之間的溝通橋樑,更是推動藥品從研發到上市,乃至後續許可證維護的重要推手。透過對藥品查驗登記等法規制度的深入理解,RA 協助藥廠進行產品的生命週期管理,確保每一步皆符合各國監管機構的法規要求,進而保障民眾的用藥安全與公共健康。...
隨著細胞治療技術的快速發展,許多再生醫療業者面臨如何將此新興生醫技術成功商業化的挑戰。再生醫療業者可採取多元化策略,包括與技術領先者合作進行產品研發與技術轉移,運用現代化的調整性臨床試驗設計加速產品的開發過程,並通過了解與利用細胞療法的加速上市法規政策,達成搶占市場商機目標。...